中日消费观察

很多年前就有人说,中国即将进入的发展阶段跟九十年代的日本很像。没想到,2023年年底回了一趟国、以及去了一趟东京,亲身体验,感觉更像了!宏观上,中日在外部都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打压,在内部面临房地产的泡沫和经济的失速。微观上,消费降级的浪潮在日本已经存在了几十年,中国的消费市场也显示出消费降级的势头。中国的发展特征能跟日本有如此多的相似,已经不能归因为巧合,底层一定是有一些相似的规律在起作用。

资产负债表

这次回国跟朋友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,房地产不行了。对于肩负着房贷的家庭来说,就是负债不变的情况下,资产大幅缩水,负债率大大提高了。资产的缩水会严重地挤压到了消费支出。从金融的角度理解,所有者权益=资产-负债。所有者权益减少,会严重压缩消费的意愿和信心。再叠加就业市场的惨淡和裁员,现金流入降低,消费支出会更加趋于保守。

中国一个家庭的房贷需要六个钱包来还,跟房地产泡沫顶峰的日本相似。当时日本贷款买一套房,需要两代人签字,也就是说,两代人工作才能还清一套房的贷款,hentai至极。因为居民的负债率高,所以政府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。日本是偏激地跳进负利率时代,非常“菊与刀”。中国则是渐进降息,为降杠杆争取时间。这次回国发现买房的朋友都在提前还贷,这也是去杠杆的一环。只有居民杠杆率降下来,消费这辆马车才能否极泰来,重回上升轨道。

利率的降低意味着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货币的贬值。所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还是要委屈一段时间。这对出海赚美金的中国公司来说却是一件好事,这也是为什么2023年出海非常火热的原因之一。

China-interest-rate

中国的利率变化

Japan-interest-rate

日本的利率变化

消费降级和服务升级

日本已是通缩,中国也显露出通缩的迹象,譬如,供给过剩、需求不畅、央行放的水也没能真正拉动内需。从个人消费者的角度,能看到消费降级和服务升级两股趋势并存。

在国内喝咖啡我一路从四十多块的星巴克喝到二十多的Manner,再到九块九的瑞幸、库迪,最后喝到五块钱的蜜雪冰城的美式。套用那句流行语,“不是星爸爸喝不起,而是蜜冰更有性价比”。不只是咖啡,吃饭、打车、买衣服都在降级。因为中国供应链的优势,和以前相比,虽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降低了,但是质量却一点不差,性价比是名副其实。出门打车一溜烟的崭新的电动车,受益于中国的电车制造业。这次回国花的最值的一笔钱,就是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买的329元的“Yeezy”,莆田制造。19年的时候还存在着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争论,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在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的大势中被解答了。

与消费降级同时发生的是服务的升级。不管是科目三的海底捞还是从许昌出圈的胖东来,零售、服务行业的内卷,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务。

对于消费降级和服务升级,在日本感受则更加强烈。首先,日本的商业社会是一个已然经历过消费降级、性价比极高的地方。在东京离不开的就是逛跟吃。中日的一个相似之处是制造业发达,因此能够生产低成本却高质量的商品。日本的很多小商品,例如文具、家居、眼睛、衣服都很精致时尚。即使在繁荣的银座,餐厅也是平价又好吃。

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,日本的服务业是客观意义的好。

老龄化和消费观

From outwards to inwards